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

潘繼道教授於加禮宛(達固湖灣)戰役130年紀念活動記者會的致詞稿

.
東華大學鄉土文化學系 歷史學教授潘繼道於
『烽火漂泊 寂寞重生─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百年奮起路
【加禮宛(達固湖灣)戰役學術研討會暨130年紀念活動】』
98年5月15日記者會發言:


敬愛的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的部落長老、部落朋友、 各位長官、
來賓、各位記者小姐、先生, 以及關心兩族發展歷史的各位先進,
大家午安!

一個民族「消失」了一百多年,族名無法喊出來,
公平正義無法伸張,甚至擔心被報復,應該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,
幸好有周遭原住民族的包容、接納與交往,加上族人的自覺與努力
終於在被清帝國攻擊、毀滅的一百多年後,
先後成為臺灣第11與第13個原住民族。

我從1991年開始接觸這兩支在強勢族群中「隱形」的原住民族,
到看見他們先後完成正名,心中非常的高興,也打從心裡為所有努力
過的部落長老及部落朋友感到敬佩!

族群間應該要相互包容。

回顧晚清「開山撫番」的歷史,幾乎只看到清帝國官員「理直氣壯」
地要對原住民進行撫育、教化;不服教化的則加以征伐。
甚至為了平定抗官事件,除了一方面調動各地軍隊進來鎮壓之外,
也運用「以番制番」的策略,讓不同的原住民族群、部落
產生歷史的糾葛。

我們經常只看到官員或文獻指責原住民的抗官是反撫、番亂,
卻很少站在他們的立場思考為什麼該被撫、該被征討。

他們原本就有自己的傳統領域,而且起來反擊外來入侵者、捍衛家園
,本來就是他們的天職。他們知道如何在族群競逐的過程中,
以自己的行為法則達到「適者生存」;

但國家力量進入後,這些行為法則被制約,甚至官逼民反之後的抗爭
所換來的不是正義的伸張,而是血腥的鎮壓。

探究「加禮宛事件」,並不是要喚起族群的仇恨,
而是希望讓大家思考如何處理漢人與原住民族、國家與部落遭遇的歷史,
並關注原住民族歷史的研究。

歷史不該被遺忘,歷史教訓更應該被記取。

當我們在介紹臺灣的歷史時,不要讓原住民族群的歷史缺席了;
平心靜氣地討論各族群的過去,讓原住民族群捍衛家園的歷史忠實地
呈現出來,而不是只記錄漢人成功移墾的開發史,
或國家如何開疆拓土 .達成「開山撫番」。
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